关于性取向(女)

2015-07-12 214人阅读

问题描述: 关于性取向(女)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性取向是天生的,通常在儿童时期或青春期确定,不能通过后天行为改变。
性取向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层面的因素。研究表明,大脑中某些区域的功能活动模式与个体的性取向有关,如边缘系统、杏仁核等。此外,个体成长过程中受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可能对其性取向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并不能改变个体的先天倾向。
尽管性取向无法被强制改变,但在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存在试图通过强迫同化、隔离或其他不当手段来改变个体性取向的行为。这些尝试不仅无效,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尊重每个人的自然性取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见。教育和科普工作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于性取向的理解和接纳程度。

2024-03-07 举报

病情分析:生物的两性活动在最原始时期主要与繁殖相联系,后来即扩大到性的满足,并在解剖、内分泌、心理和其他方面形成完全不同的性别个体。在人类,对异性选择和爱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行为。如果正常的性心理发展受不良的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则成熟的异恋驱力将被阻滞或歪曲,出现性取向异常。
  其产生的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心理学上主要认为导致性取向障碍的为以下几种因素:
  1.遗传因素:目前尚缺乏有关的家谱中发病率的资料,但推测遗传因素可促使其对某些环境因素易感。
  2.环境因素:家庭影响在同性恋的发生上所起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生活在女性多的环境中,男孩常具有女性心理,易发展成同性恋。
  3.经济因素:经济贫困者无力娶妻易导致同性恋。西方由于社会复杂,男性不易获得一个稳固的男性身份,而且有一种逃避男性责任的潜在倾向,也易发生同性恋。

2015-07-12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