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6
问题描述: 直肠脱肛
医生回答(2)
李长林 主治医师
全科
病情分析:直肠脱垂患者需要及时就医。
直肠脱垂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是由于直肠壁部分或全部下移所致。若患者出现持续性排便困难、肛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患者有痔疮、肛裂等肛周疾病的既往史,则更容易发生直肠脱垂。这是因为这些疾病会导致肛门周围组织松弛和炎症,从而增加直肠与骨盆底连接处的张力,进而诱发直肠脱垂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立,以减少骨盆底肌肉的压力,预防直肠脱垂的发生。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李阳 医师
北京爱康国宾西内门诊部 内科
病情分析:
直肠脱肛通常是指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部分乙状结肠位置下移,甚至完全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是一种肛肠疾病。
直肠脱垂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先天发育不良、腹压增加、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肛门失禁、黏液流出、肛门坠胀感、瘙痒、出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对于病情较轻微的患者,可以通过多做提肛运动、坚持锻炼等方式进行缓解。而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直肠悬吊固定术、肛门环缩术等。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时间蹲坐,以免加重病情。饮食上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等,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