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有什么危害

2015-05-10

问题描述: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有什么危害

医生诊断结果: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

医生回答(5)

病情分析: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主要表现是局部症状,比如缺血性疼痛,走路时间长下肢会疼痛。再有就是斑块脱落,形成的血栓,形成栓塞性疾病。建议低盐低脂饮食,适当增加体育运动锻炼,口服他丁类降脂药物,和肠溶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治疗。

2019-02-03 举报

病情分析:53岁女性。出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并且伴有斑块形成,如果斑块脱落,导致下肢动脉闭塞,这种情况会导致出现下肢血管供血不足,出现下肢肌肉酸痛,出现间歇性跛行等,那么就会导致下肢肌肉组织发生坏死等情况的。出现这种情况,多与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关。也可能与年龄,抽烟,肥胖,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良好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要严格戒烟。如果体重超标,要减肥。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话,还要很好的控制。如果有高脂血症的话,也需要进行干预治疗。

2018-10-01 举报

病情分析: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治疗首先要做到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戒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等。预防性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可每日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可稳定斑块、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2018-10-01 举报

病情分析: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长期的发生内膜的改变,会出现动脉的闭塞,形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肢体由于缺血,会表现为发凉、发麻、疼痛,后期还有可能出现坏死,导致截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性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可每日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可稳定斑块、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2018-08-28 举报

病情分析:斑块形成的危险就是有血栓的形成,可以造成下肢的水肿,以及乏力,麻木等表现的,需要吃降脂药和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控制。

2015-05-10 举报

追问:走的时候很轻松,坐下去的时候好像有一股血气往上面冲,躺着的时候更是直接往上走,难受,睡不着

回答:这个表现和你的斑块的形成不是一回事的,你描述的的是个奔豚气的表现,去看中医吃点中药吧。

展开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