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正常值

2015-02-03 872人阅读

问题描述: 嗜酸性粒细胞正常值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

嗜酸性粒细胞正常值为白细胞总数的0.5%-5%,绝对值为(0.05-0.5)×10^9/L,但因检测方法和仪器的不同,正常值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部分,主要存在于呼吸道和胃肠道黏膜衬层、皮肤内,为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嗜酸性粒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作用,且能够释放颗粒中的内容物,对于消除炎症反应有一定的作用。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与白细胞计数相同,当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升高或者是减低时,通常提示可能存在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血液疾病、皮肤病等情况。如果患者存在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或者存在寄生虫病,如蛔虫病、钩虫病等,以及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等,可能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如果患者存在血液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等,以及皮肤病,如银屑病、天疱疮等,可能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降低。

如果患者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异常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过敏原检测等检查明确诊断。如果患者确诊为过敏性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如果患者确诊为寄生虫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吡喹酮片等药物进行抗寄生虫治疗。如果患者存在血液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存在皮肤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2018-10-13 举报

病情分析: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类型,其正常范围因年龄而异。新生儿为(0.5-1.5)×10^9/L,6个月至2岁为(0.7-1.8)×10^9/L,2-12岁为(0.5-1.2)×10^9/L,成人则为(0.4-0.8)×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或某些类型的癌症。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与免疫系统抑制、长期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等疾病有关。针对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情况,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缓解过敏症状。针对寄生虫感染,则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如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对于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建议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同时注意营养均衡,补充铁、叶酸等造血原料。
患者应定期监测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病因。

2023-12-24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