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9
问题描述: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
医生回答(2)
林飞儒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等,都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范畴。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雌激素缺乏、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进而引起骨密度下降和骨脆性增加。该疾病的典型症状为逐渐加重的背痛、身高缩短、驼背以及骨折风险增加。此外还可能出现乏力、易疲劳等症状。
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通常需要进行X线检查、CT扫描、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定量超声测定(QUS)等。其中DXA是常用的骨密度检测手段,可以准确评估脊柱、髋部和手腕的骨密度。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常用药物有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生活方式干预则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日照。
患者应保持适度的日晒以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助于钙的吸收利用,同时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引起的跌倒风险,保护好脆弱的骨骼。
任德广 副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外科_骨科
病情分析: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不伴有骨转移的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药物性骨质疏松症等。
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指女性绝经后因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质疏松症。
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女性,以骨量降低、骨强度减弱、骨折风险增加为主要特征。
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多见于青少年,尤其是青少年女性。可能与内分泌、营养、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腰背疼痛、骨折等症状。
4、药物性骨质疏松症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钙磷代谢紊乱,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症。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免引起骨质疏松症。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钙、乳酸钙等钙剂进行治疗。
5、其他
此外,性激素水平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等,也可能会诱发骨质疏松症。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