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治疗

2014-12-08

问题描述: 神经源性膀胱治疗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可以考虑行为疗法、盆底肌肉锻炼、中药调理、抗胆碱能药物、α受体阻滞剂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潜在的并发症。
1.行为疗法
通过训练患者控制排尿时间、使用压力球等方法来改善膀胱功能。此方法旨在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减少因紧张等因素导致的尿失禁现象。
2.盆底肌肉锻炼
采用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等非手术方式增强盆底肌群力量及稳定性。加强盆底肌有助于提高控尿能力,减轻由神经损伤引起的尿频、尿急等症状。
3.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依据个体差异开具处方,包括草药和针灸等传统治疗方法。中医药物可调节体内气血平衡,缓解因神经源性原因造成的排尿障碍。
4.抗胆碱能药物
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常为每日一次。这类药物能够降低膀胱壁平滑肌的活动性,从而增加储尿容量并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适用于存在过度活跃膀胱者。
5.α受体阻滞剂
主要有坦索罗辛、特拉唑嗪等,通过扩张输尿管和膀胱颈口来改善排尿困难。对于存在下尿路梗阻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但需注意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副作用。
在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时,应避免摄入利尿作用强的食物或饮料,如咖啡、酒精以及某些辛辣食物,以免加剧排尿困难。同时,保持适度的水分摄入,维持正常尿量,有利于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2024-03-05 举报

病情分析:

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膀胱训练、电刺激治疗等。

1、一般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患者的膀胱神经受到损伤,导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可能与感染、脑卒中、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可以适当多喝水,促进尿液排泄,缓解不适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锻炼盆底肌肉,改善上述情况。

2、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奥昔布宁片、盐酸丙哌维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改善膀胱逼尿肌过度兴奋的情况。另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盐酸特拉唑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改善膀胱平滑肌的张力,缓解上述情况。

3、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出现膀胱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症状,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尿道膀胱扩大术、膀胱切开术等,可以改善膀胱的排尿功能,缓解上述情况。

4、膀胱训练

患者可以通过膀胱训练缓解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通过延迟排尿、定时排尿等方式进行膀胱训练,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局部卫生清洁,以免引起尿路感染的情况。

5、电刺激治疗

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电刺激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改善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电刺激骶神经,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7-12-03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