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7 561人阅读
问题描述: 直肠脱垂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直肠脱垂可能是由排便困难、长期便秘导致的排便时腹内压增高而引起的,也与盆底肌肉松弛、先天发育异常有关。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排便困难
排便时过于用力会导致肛门周围组织压力增加,长时间如此会使局部组织发生病变、缺血坏死,进而导致直肠黏膜和肛门括约肌下移。可通过药物如开塞露进行缓解,必要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灌肠法帮助排便。
2.长期便秘
由于粪便干结,排出时过度摩擦损伤肛管皮肤,使局部呈慢性炎症,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溃疡,容易引起裂口纤维化,出现哨兵痔等病理变化。若炎症继续扩散,则会出现更多的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皮赘,同时向粘膜下生长而形成直肠脱垂。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改善肠道功能,促进排便。
3.腹内压增高
腹内压增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肥胖、习惯性便秘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骨盆底筋膜、肛周软组织薄弱,从而诱发直肠脱垂的发生。建议患者平时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燕麦等,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腹内压。
4.盆底肌肉松弛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盆底肌肉和韧带逐渐松弛,失去对直肠的支持作用,从而引发直肠脱垂的现象。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提肛运动加强盆底肌肉力量,预防脱垂的发生。
5.先天发育异常
如果存在巨结肠、肛门闭锁等先天性疾病,可能会导致排泄不畅,进而引起腹内压增高,久之可造成直肠脱垂。对于先天性巨结肠的患者,可以考虑结肠切除术来治疗,而对于先天性肛门闭锁则需要行肛门成形术。
日常生活中应关注排便习惯和排便质量,以减少直肠脱垂的风险。建议定期进行肛门指诊和肛门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