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0 298人阅读
问题描述: 胃蛋白酶原1偏高
医生回答(2)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
胃蛋白酶原I偏高可能是饮食不当、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胃息肉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出现胃蛋白酶原I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饮用温水,改善不适症状。
2、胃炎
胃炎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等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由于胃黏膜受到炎症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蛋白酶原I偏高的情况,还可能伴有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保护胃黏膜。
3、胃溃疡
胃溃疡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溃疡。由于胃黏膜受到溃疡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蛋白酶原I偏高的情况,还可能伴有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
4、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主要是由于抗反流功能和结构受损、食管清除能力降低等因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胃痛、胃胀、反酸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蛋白酶原I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
5、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可能与长期炎症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患者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胃息肉的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杨立志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睢阳区中医院 内科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咨询,胃蛋白酶失调的具体原因,然后才好及时对症用药消除原因。胃蛋白酶异常主要和胃底腺粘膜的病变有关,往往也和胃窦部的病变有关,改善饮食条件,多吃养胃的食物,少吃辛辣食品,调整到不适症状消失后在进行胃蛋白酶原的检测,应该会回复正常。,首先怀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如果是感染,需哟啊治疗,因为已经对胃粘膜造成损害;其次,如果排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那主要就是轻度溃疡(胃窦或十二指肠部位),暂时问题不大,可以不用治疗,改善饮食条件,多吃养胃的食物,少吃辛辣食品,调整到不适症状消失后在进行胃蛋白酶原的检测,应该会回复正常。补充询问:详细情况到当地医院消化科咨询一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