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8
问题描述: 中药鹅口疮
医生回答(2)
吴楚英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鹅口疮的治疗可以考虑使用制霉菌素、氟康唑、克霉唑、曲安奈德、甘草锌等药物。由于鹅口疮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并及时就医。
1.制霉菌素
制霉菌素适用于真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该药物能抑制念珠菌生长。口服制剂需整粒吞服,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氟康唑
氟康唑可用于治疗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各种真菌感染性疾病,包括鹅口疮。其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可抑制细胞膜合成。肝功能受损患者应慎用本品,若出现严重肝脏反应,则需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3.克霉唑
克霉唑对革兰阳性菌、酵母菌及霉菌有抗菌作用,因此也适用于鹅口疮的治疗。本品通过干扰细胞壁合成而起到抑菌效果。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停止哺乳。
4.曲安奈德
曲安奈德可以用于治疗鹅口疮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其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长期大面积使用可能引发皮肤萎缩等副作用,不宜久用。
5.甘草锌
甘草锌对于鹅口疮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药能够促进上皮组织再生,加速溃疡面愈合。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都需要遵医嘱合理使用,不可私自滥用。患者平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以免加重病情。
陶新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 内科
病情分析:
中药鹅口疮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片,多见于婴幼儿。
鹅口疮为白念珠菌感染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类固醇类激素的患儿,以及患有艾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儿。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上,白色斑片不易擦掉,强行剥离后,局部可出现潮红、出血、糜烂等症状。患儿通常会出现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等症状。鹅口疮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餐具或者母乳等途径传播。如果患儿出现了鹅口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冰硼散、制霉菌素混悬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清洗口腔进行改善。
患儿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口腔卫生,注意合理饮食,适当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同时,还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