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臭汗症

2014-09-08

问题描述: 中医臭汗症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中医臭汗症通常因体内湿热蕴结所致,治疗需清热利湿、芳香化浊。
中医臭汗症多由湿热内盛,蕴积于脏腑,使气血不畅,汗液排出受阻而形成。其气味主要是由于体内的湿邪与热邪相互作用产生的。患者可能表现为腋下或脚部出汗量增多,汗液有异味,伴有瘙痒或皮肤炎症反应。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色黄、黏稠等症状。
针对该情况,可以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的致臭菌群,也可以通过舌诊、脉诊等传统中医诊断手段来辅助判断病情。治疗可采用中药外敷或口服药物,如龙胆泻肝汤合二妙丸加减等,具体用药需经专业中医师辨证后开具处方。
患者平时应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穿着过于紧身的衣物,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饮食上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肥肉,以免助湿生热。

2024-01-03 举报

病情分析:

中医上并没有臭汗症的病名,该病症可能指狐臭。狐臭在中医上称为狐臭,是指腋窝处汗腺分泌物被细菌分解产生的特殊异味。

中医认为狐臭多与湿热邪气侵袭、脾胃湿热、肝经湿热、肺经湿热等因素有关。

1、湿热邪气侵袭

湿热邪气侵袭人体,蕴结在体内,导致体内湿热旺盛,从而引起狐臭。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丸、四妙丸等药物,以清热利湿,缓解不适症状。

2、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是指湿热邪气侵入人体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湿热邪气在体内聚积,从而出现狐臭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甘露消毒丸、葛根芩连片等药物,以清热利湿,缓解不适症状。

3、肝经湿热

肝经湿热是指湿热邪气侵入人体肝经,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湿热邪气在体内聚积,从而出现狐臭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当归苦参丸、龙胆泻肝丸等药物,以清肝胆、利湿热,缓解不适症状。

4、肺经湿热

肺经湿热是指湿热邪气侵入人体肺经,影响肺的宣降功能,导致湿热邪气在体内聚积,从而出现狐臭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清肺抑火丸、橘红丸等药物,以清肺火、化湿热,缓解不适症状。

5、其他

此外,还可能与瘀热互结、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8-04-01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