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2
问题描述: 血肌酐高怎么降下来
医生回答(2)
叶元兴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血肌酐高可以通过饮食疗法调整、控制蛋白质摄入、水化治疗、利尿剂治疗、腹膜透析等方法来降低。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继续恶化,应尽快就医以避免肾功能进一步受损。
1.饮食疗法调整
通过减少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来降低血肌酐水平,如限制红肉、豆类食品及加工食品的摄入。高蛋白饮食可能导致肾脏负担增加,进一步提高血肌酐浓度;减少蛋白质摄入可减轻肾脏压力,有助于改善肾功能。
2.控制蛋白质摄入
建议患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0.6-0.8克/公斤体重,并且尽量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例如瘦肉、鱼类、鸡蛋等。适当控制蛋白质摄入有利于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病情进展。不合理的蛋白质限制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因此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3.水化治疗
增加每日液体摄入量至推荐量以上,同时注意排尿以维持充足水分状态。水化治疗有助于稀释血液中废物物质包括肌酐,并促进其排出体外;对于存在水肿者则具有利尿消肿作用。
4.利尿剂治疗
使用、氢等利尿剂以增加尿液排放。利尿剂能够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从而降低血肌酐水平。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应在医生监督下合理使用。
5.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将一种特殊的溶液引入患者的腹部,让其自然渗透进入腹腔内,然后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半透膜,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腹膜透析适用于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血肌酐升高。此方法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并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处理血肌酐高的情况下,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变化。
李连平 主任医师
友谊县人民医院 内科
病情分析:
通常情况下,血肌酐高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合理的处理措施。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平时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从而引起血肌酐升高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平时注意合理膳食,避免过多摄入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
2、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最终将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
3、急性肾小球肾炎
如果患者身体免疫力低下,可能会使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肾脏部位,诱发急性肾小球肾炎,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血肌酐数值偏高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4、糖尿病肾病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使疾病进一步加重,导致肾脏的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出现血肌酐数值偏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5、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肾病是由于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导致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所致。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导致血肌酐升高。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氢等利尿剂减轻水肿,以及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药物改善高血压的情况。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