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4 320人阅读
问题描述: 血小板计数偏高原因
医生回答(3)
刘祥礼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内科
病情分析:
血小板计数偏高的原因可能是生理因素、缺铁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1、生理因素
血小板计数偏高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饱餐、寒冷等原因导致,一般属于暂时性升高,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即可。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铁所致的贫血,可能与铁摄入不足、需求增多、丢失过多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皮肤苍白、无力、易疲倦、头晕、眼花、气短等症状,进行检查时会出现血小板计数偏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多吃一些含铁的食物,比如猪肝、猪血、菠菜等。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可能与电离辐射、频繁接触染发剂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乏力、低热、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进行检查时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以通过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可能与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头痛、皮肤发红、眼花、耳鸣等症状,进行检查时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羟基脲、干扰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
5、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以巨核细胞增生伴血小板持续增多为特征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可能与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出血、血栓、脾脏增大等症状,进行检查时会出现血小板计数偏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羟基脲、干扰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孙筱柔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血小板计数偏高可能是巨球蛋白血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过度产生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这使得血小板易于凝集和聚集,进而出现血小板计数偏高的现象。对于巨球蛋白血症引起的血小板升高,可以遵医嘱使用烷化剂进行化疗,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造血干细胞克隆增殖所致的一种以红细胞明显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此时骨髓腔压力增大,引起造血组织中巨核细胞代偿性增生,继而使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用羟基脲片、注射用阿扎胞苷等药物进行治疗。
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紊乱,此时巨核细胞持续增殖并分泌大量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刺激血小板生成。针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通常需要到正规医院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缓解。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难治性血液系统疾病,由于无效造血导致全血细胞减少,从而引起血小板反应性的增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泼尼龙注射液、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影响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增殖的血液系统肿瘤,此时体内存在C-ABL酪氨酸激酶过度活化,导致巨核细胞增生,进而引起血小板计数偏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必要时需及时就医诊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比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
建议关注自身是否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发热、乏力等症状。若血小板计数持续偏高,建议进行骨髓穿刺术、血生化检查以及凝血功能检测,以排除其他潜在的血液学疾病。
贾医生 副主任医师
39互联网医院 全科
病情分析:你好,造成血小板升高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慢性感染或者是缺氧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脾功能减退等原因造成的。对于你现在的情况,应该及时到正规的公立医院进行检查,查清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你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不可吸烟与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