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4
问题描述: 心阳虚证治疗
医生回答(2)
郑嘉怡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心阳虚证的治疗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艾灸疗法、运动疗法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心阳虚患者可适当增加午睡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缓解因长期工作、熬夜导致的心阳气不足引起的胸闷、乏力等症状。
2.饮食调理
日常生活中,心阳虚患者需注意营养均衡,可适量食用牛肉、羊肉等温补食物。此类食物能够起到一定的温补作用,从而辅助改善心阳虚引起的相关不适症状。
3.中药调理
心阳虚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桂枝甘草汤、参附强心丸等具有温补心阳功效的方剂及中成药。上述药物能有效缓解由心阳虚弱引发的心悸、畏寒肢冷等不良反应。
4.艾灸疗法
选取关元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在专业中医师操作下进行艾灸。这些穴位属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能够健脾胃、助运化,进而改善心阳虚所致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5.运动疗法
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建议每天上午9-10点进行锻炼。此时天地之气开始升发,人体在此时进行锻炼有利于顺应自然规律,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对于心阳虚有一定的好处。
此外,心阳虚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如冰淇淋、炸鸡等,以免影响病情恢复。若症状持续未见好转,应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诊治。
胡单强 主治医师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医医院 中医内科
病情分析:
心阳虚证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证型对症用药,一般包括心气虚证、心阳虚衰证、心阳不振证、心阳不振证、心阴亏虚证等证型。
1、心气虚证
心气虚证是指心气不足,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精神活动等作用减退,导致出现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柏子养心丸、养心生脉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2、心阳虚衰证
心阳虚衰证是指心阳虚衰,温煦和推动功能减退,导致出现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参附强心丸、心宝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心阳不振证
心阳不振证是指心阳不振,机体失其温煦和推动功能,出现以心阳虚证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参附强心丸、心宝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4、心阳不振证
心阳不振证是指心阳不振,机体失其温养和推动功能,出现以心阳虚证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桂枝甘草汤、保元汤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5、心阳不振证
心阳不振证是指心阳不振,机体失其温养和推动功能,出现以心阳虚证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桂枝甘草汤、参附强心丸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快,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