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4
问题描述: 自身抗体有哪些
医生回答(2)
吴楚英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等。如果这些自身抗体水平异常,可能表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建议寻求风湿病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1.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是针对细胞核内的各种结构蛋白所产生的一类自身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见。这些抗体现存在于血液中,当它们攻击身体内部的正常组织时,可能会导致炎症或其他相关症状。
2.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针对肌动蛋白等细胞内成分的自身抗体,其升高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关。这种自身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液和关节液中,高浓度时可引发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
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主要是由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而产生的,它能识别并攻击中性粒细胞中的特定抗原。该抗体通常存在于血液中,高水平的抗体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从而影响白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是由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甲状腺细胞表面的抗原当成外来物质而产生的。该抗体水平增高会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进而破坏自身的甲状腺细胞,导致甲减。
5.抗心磷脂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是由于遗传因素、感染、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反应,产生针对心磷脂分子的自身抗体。该抗体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花生四烯酸,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上述提及的所有自身抗体均需要通过抽血化验来确定是否存在。如果确诊为某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则应进一步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如抗dsDNA抗体检测、尿常规、血沉等。针对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抗核抗体阳性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龚银花 副主任护师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科
病情分析:
自身抗体是指机体自身产生的抗体,常见的自身抗体有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肌动蛋白抗体、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等。
1、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查,主要是针对细胞核内的DNA、RNA、蛋白和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产生的自身抗体,常见的抗核抗体有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抗核仁抗体等。
2、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指中性粒细胞胞浆内的自身抗体,常见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有抗磷脂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
3、抗线粒体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是一种分子量较大的自身抗体,常见的抗线粒体抗体有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等。
4、抗肌动蛋白抗体
抗肌动蛋白抗体是指肌肉组织中的一种蛋白质,主要作用是介导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5、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是指肾小球基底膜上的免疫复合物,常见的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有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抗基底膜抗体等。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平时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