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6 651人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
医生回答(3)
刘祥礼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内科
病情分析:
心脏介入手术后并发症一般有穿刺部位出血、冠状动脉痉挛、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
1、穿刺部位出血
由于心脏介入手术需要穿刺血管,可能会导致穿刺部位出血,患者可以通过局部加压包扎进行止血。
2、冠状动脉痉挛
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时,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患者会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
3、心律失常
心脏介入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
4、心肌缺血
如果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时,医生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从而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
5、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情绪激动或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后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姚学华 副主任医师
龙口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科
病情分析:心脏封堵介入术后注意休息,术后服用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半年时间,避免注意运动过度,避免进入强磁场区域,如大型变压站,磁共振室等。饮食选择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食品,应少食多餐,不要吃得过饱,更不能暴饮暴食,以免加重心脏的负担。
叶绾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心脏介入术后可能出现穿刺部位出血、心包积液、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如果这些并发症引起严重症状或持续不改善,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穿刺部位出血
心脏介入手术中需使用导丝、导管等器械经皮穿刺进入血管,在扩张或植入支架时可能损伤血管壁,导致出血。出血通常发生在穿刺点附近,严重时可扩散至周围软组织或远处脏器。
2.心包积液
由于心脏介入术中使用的造影剂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进而诱发免疫应答,产生炎症因子,这些因子作用于心包膜,使其分泌增多,从而引发心包积液。心包积液多发生在心脏后方,液体积累会导致心脏受压,影响血液流动。
3.血管痉挛
心脏介入手术过程中,局部血管受到刺激或损伤,可能会导致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引起短暂性痉挛。痉挛通常发生于穿刺部位附近的动脉,痉挛会引起局部缺血,严重时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4.血栓形成
心脏介入术后,由于血管内壁受损和血液流变学改变,血小板活化和凝血因子被激活,易形成血栓。血栓通常在受损的血管内壁处开始形成,随后向远端蔓延。血栓可能导致血管阻塞,引起相应器官缺血。
5.心律失常
心脏介入术后,局部组织水肿、炎症反应或术后药物影响都可能导致心肌电生理异常,诱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以发生在心脏的任何部位,但以窦房结及其邻近区域最为常见。
针对心脏介入术后的并发症,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等检查以评估心脏状况和肺部情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以及必要时行再次手术修复受损血管。患者要定期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同时遵循医嘱合理用药,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