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9
问题描述: 嗅觉消失
医生回答(2)
木荟萱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嗅觉消失可以考虑嗅觉训练、鼻腔冲洗、激素喷雾治疗、抗生素治疗、抗组胺药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嗅觉训练
通过反复暴露于特定气味来增强嗅觉感知,通常需要定期进行一段时间。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对气味的敏感性,适用于因神经功能减退导致的嗅觉障碍。针对性地刺激嗅觉感受器可改善其功能。
2.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温和溶液每日清洁鼻腔,旨在清除异物和分泌物。此举有助于恢复通气并减少阻塞性因素造成的暂时性嗅觉丧失。针对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嗅觉减退。
3.激素喷雾治疗
按医嘱将含有皮质类固醇的喷雾剂喷入鼻腔内,如氟替卡松、丙酸倍他米松等。这类药物具有显著减轻黏膜炎症的作用,对于过敏性或慢性鼻炎引起的嗅觉下降有效。因为上述原因导致的嗅觉异常主要是由于长期的炎症反应引起的感觉细胞损伤。
4.抗生素治疗
依据医师处方选择合适的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给予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胶囊等。目标是消除由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上颌窦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发感等继发性嗅觉减退的原因。针对感染性疾病引发的嗅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5.抗组胺药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苯海拉明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不适。上述药物能够抑制组织胺受体,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打喷嚏、流涕等症状,间接改善嗅觉功能。适合处理由过敏原诱发的嗅觉障碍。
建议定期进行嗅觉测试,以便监测嗅觉功能的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也有助于维护嗅觉健康。
刘强 医师
北京丰台医院 外科
病情分析:
嗅觉消失多考虑是鼻炎引起的,也可能是鼻窦炎、鼻息肉、鼻腔肿瘤、脑膜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鼻炎
若是鼻腔部位受到细菌入侵诱发炎症,会影响鼻腔黏膜充血,使局部出现水肿、渗出,还会伴随鼻塞、流鼻涕等不适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使嗅觉功能减退,甚至会出现嗅觉消失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鼻腔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抠挠。
2、鼻窦炎
如果患者长期吸烟酗酒,可能会导致鼻腔黏膜受到损伤,容易诱发鼻窦炎,会出现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戒烟戒酒,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
3、鼻息肉
如果鼻腔部位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可能会导致鼻腔黏膜过度增生,从而诱发鼻息肉,会出现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嗅觉障碍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改善,必要时可以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
4、鼻腔肿瘤
鼻腔肿瘤是指发生在鼻腔内的肿瘤,可能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经常接触致癌物质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塞、鼻腔内有异物感、鼻腔出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5、脑膜炎
如果患者自身免疫力比较低,脑膜部位受到病原体感染,可能会诱发脑膜炎,会出现发热、头痛、嗜睡等不适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导致嗅觉功能减退。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