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8 369人阅读
问题描述: 尿常规结晶高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3)
刘祥礼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内科
病情分析:
尿常规结晶高多考虑是由于饮食不当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尿酸盐、胱氨酸结石、肾小管酸中毒、肾病综合征等原因导致的。
1、饮食不当
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大量吃含有草酸、钙元素的食物,比如菠菜、牛奶、豆制品等,就可能会导致尿液中的草酸、钙元素含量增高,从而出现尿常规结晶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大量食用上述食物,同时还需适当多喝水,有利于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从而改善尿常规结晶的情况。
2、尿酸盐
如果患者经常大量吃含有嘌呤的食物,比如海鲜、动物内脏等,就可能会导致体内尿酸含量增高,从而出现尿常规结晶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大量食用上述食物,同时还需适当多喝水,有利于促进尿酸排泄。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胱氨酸结石
胱氨酸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结石,主要是由于胱氨酸代谢紊乱引起的,会导致尿液中的胱氨酸含量升高,从而出现尿常规结晶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结石体积较大,则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4、肾小管酸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是指体内酸性物质代谢异常,可能与药物、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尿常规结晶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氢钠、枸橼酸钾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指肾小球损伤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尿常规结晶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环磷酰胺片、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罗成志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尿常规结晶高可能是尿酸盐结晶、草酸钙结晶、磷酸盐结晶、碳酸钙结晶、枸橼酸铵结晶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尿酸盐结晶
尿液中尿酸浓度超过其饱和度时,可形成尿酸盐结晶。当尿液中的尿酸浓度过高时,会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并沉积在肾脏和泌尿系统中。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进行降尿酸治疗。
2.草酸钙结晶
草酸钙结晶是由于体内草酸和钙离子代谢异常导致的,过多的草酸和钙离子在尿液中形成结晶体,进而引起结石等问题。针对草酸钙结晶,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富含草酸的食物摄入,如菠菜、甜菜等;同时增加饮水量以促进排泄。
3.磷酸盐结晶
磷酸盐结晶是由于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磷元素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而随尿液排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沉淀形成结晶。对于磷酸盐结晶,可以通过服用磷酸盐结合剂来降低血磷水平,如氢氧化铝凝胶、碳酸钙D3咀嚼片等。
4.碳酸钙结晶
碳酸钙结晶是因为尿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较高并与碳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钙微粒,这些微粒在特定条件下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晶体。碳酸钙结晶可通过口服柠檬酸钾缓释片、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药物调节尿液pH值,防止进一步结晶。
5.枸橼酸铵结晶
枸橼酸铵结晶是由尿液中的枸橼酸根与铵离子结合形成的,这种结晶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尿路刺激症状。对于轻度的枸橼酸铵结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通过多喝水促进排泄即可缓解。
此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定期复查尿常规以及肾功能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李连平 主任医师
友谊县人民医院 内科
病情分析:你好,您出现全身浮肿,到医院检查,诊断为肾病综合症,住院一个多月,服用了激素,目前全身浮肿已经消褪,而且尿蛋白也已经消失,这种情况已经考虑进行了,激素减量,服用了激素三个月,又出现了尿蛋白和隐血的情况,这种情况考虑可能是减量过快引起的。你好,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您减量激素后出现了尿蛋白和尿隐血复发的现象,考虑是激素减量过快导致的,及时采取加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