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4 143人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乳房肿大
医生回答(4)
宋博今 主治医师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病情分析:
新生儿乳房肿大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外伤、湿疹、乳腺炎、毛囊炎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可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在出生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出现升高的情况,从而导致乳房肿大,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体内的激素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
2、外伤
如果新生儿乳房受到外力的撞击,可能会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如果症状比较轻,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3、湿疹
如果新生儿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乳房部位出现湿疹,引起上述症状并伴随瘙痒。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
4、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伴或不伴微生物感染的乳腺组织炎症,可能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新生儿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大、乳房皮肤红肿等症状。家长需要注意保持新生儿乳房的清洁卫生,可以使用温水清洗乳房。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5、毛囊炎
毛囊炎是指毛囊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与细菌或真菌感染、毛囊堵塞等因素有关,新生儿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并伴随丘疹、脓疱等症状。家长平时要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的清洁干燥,不要用手抓挠患处。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遵医嘱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有加重趋势,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到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
陈德龙 主治医师
金华市中心医院 麻醉疼痛科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那么新生儿乳房肿大和泌乳是一种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无论男婴或女婴,在生后几天内都可能出现乳房泌乳或肿大。这是胎儿在母亲体内受到母血中高浓度的生乳素等激素的影响,使乳腺增生造成的。建议你不需要紧张,可以再观察一下
姚李成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新生儿乳房肿大可以采取抚触、热敷、定时挤奶、黄体酮受体拮抗剂、抗生素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若肿胀持续不退或者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应尽快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1.抚触
通过轻柔地触摸和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引流,通常每天数次。此方法有助于缓解因乳腺组织淤积引起的肿胀。可改善局部循环状态,进而减轻不适感。
2.热敷
使用温度适宜的湿毛巾或暖袋覆盖于肿胀区域,每日数次。提高局部温度有利于促进乳汁排出及吸收,从而辅助解决新生儿乳房肿大的问题。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加温导致皮肤灼伤。
3.定时挤奶
每次喂奶后应排空剩余乳汁,以减少乳汁滞留。频繁泵奶有助于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因为这有助于防止细菌滋生并减少乳汁积累。
4.黄体酮受体拮抗剂
如果医生认为必要,在新生儿出生后开始给予孕激素类药物如甲羟孕酮,直至肿胀消退。这些药物能竞争性结合黄体酮受体,降低其活性,间接抑制雌激素对乳腺细胞增生的作用,从而缩小肿胀的乳腺。
5.抗生素治疗
若经确诊为感染所致,则应在医师指导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能够杀灭或阻止细菌繁殖,从而控制感染状况,促使病情恢复至正常状态。
在处理新生儿乳房肿大时,应特别关注任何可能的并发感染迹象,如红肿、疼痛或发热。如有上述症状出现,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路臻 副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妇产科
病情分析:你好,这个是不需要进行挤压的,避免引起感染,新生儿乳房增大是受母体 体内的性激素影响引起的,出生后就会逐渐消退建议,你现在先注意休息,注意卫生,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卫生,然后再注意观察局部是否有出现 红肿等异常的现象,必要时需要及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