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9
问题描述: 小儿脾胃不好流口水
医生回答(2)
欧晨珞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小儿脾胃不好流口水可以考虑饮食调理、推拿、中药调理、贴敷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咨询医生以排除其他潜在原因。
1.饮食调理
患儿可适当食用小米粥、山药粥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因为小米粥、山药粥等食物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能够缓解因脾胃虚弱引起的不适症状。
2.推拿
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对孩子的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也可以按揉足三里穴、天枢穴等穴位。通过推拿上述穴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改善不适症状。
3.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患儿的具体体质和病情开具相应方剂,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这些方剂可以调和脾胃气血,提高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减少口水分泌。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4.贴敷治疗
将适量的丁香、肉桂研磨成粉末后加水调制成糊状,外敷于肚脐部位并用纱布固定。此方法旨在利用这两种药材的温阳散寒作用来辅助治疗小儿脾胃不和所致之口涎增多现象。使用前应确保患儿无对该类物质过敏史。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儿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此外,对于小儿脾胃不好的情况,家长还要注意避免让孩子进食过于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韩东 主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血液内科
病情分析:
小儿脾胃不好、流口水,可能是由于先天体质、饮食不当、不良生活习惯、脾气虚、脾阴虚等原因所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儿就医,根据具体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先天体质
小儿脾胃不好、流口水,可能是由于先天体质所引起,由于小儿的脾胃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脾胃功能运化能力较差,从而出现上述的情况。
2、饮食不当
如果小儿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不当,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冰淇淋等,会对脾胃造成刺激,导致脾胃功能下降,从而出现上述的情况。
3、不良生活习惯
如果小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口腔卫生,没有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导致口腔内的细菌大量滋生,也会对脾胃功能造成影响,导致脾胃功能下降,从而出现上述的情况。
4、脾气虚
脾气虚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原因所引起,由于脾胃功能虚弱,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下降,使小儿出现流口水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等症状。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喂养,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儿服用参苓白术散、醒脾养儿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5、脾阴虚
脾阴虚主要是由于长期饮食不当、慢性疾病等原因所引起,由于脾阴虚,导致脾胃运化能力减弱,使小儿出现流口水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食欲不振、口干、大便干结等症状。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给小儿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儿服用养胃舒颗粒、阴虚胃痛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小儿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粥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