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6
问题描述: 儿童腹泻静脉补液治疗原则
医生回答(2)
张绅德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儿童腹泻的静脉补液治疗原则遵循补充电解质溶液以补充水分和营养、调整肠道菌群、应用肠道吸收促进剂等方法。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就医。
1.补充电解质溶液
通过静脉途径给予电解质溶液,如生理盐水、林格氏液或复方氯化钠溶液,以纠正脱水和维持电解质平衡。此措施有助于恢复体内液体和电解质的正常分布,缓解由腹泻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由于儿童腹泻常伴随有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因此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以防止进一步脱水及电解质失衡。
2.补充水分和营养
轻至中度脱水患儿可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需遵医嘱输注含电解质溶液;营养支持依据患儿耐受性和临床状况而定。上述措施旨在预防和纠正脱水、维持机体稳定状态。针对儿童腹泻所导致的水电解质失调提供针对性干预,从而改善病情并促进康复。
3.调整肠道菌群
通过口服益生菌制剂来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例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此方法能够抑制致病菌过度繁殖,同时有利于有益菌群恢复其正常的生态位,进而减轻因菌群失调所致之消化道功能紊乱现象。
4.应用肠道吸收促进剂
使用肠道吸收促进剂如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非处方药品,在医师指导下按说明书规定剂量服用。这些药物可以直接覆盖在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减少致泻物质对肠壁刺激作用;还可以吸附肠腔内气体和液体,使肠鸣音减弱,腹胀减轻,促使毒素排出,从而缓解腹泻症状。
腹泻期间,应密切监测孩子的尿量和精神状态,若出现尿少或嗜睡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日常生活中,家长还要注意做好孩子的小手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以免再次发生感染。
沈贞富 副主任医师
龙城区马山街道腾龙社区服务站 中医
病情分析:
儿童腹泻静脉补液治疗的原则是先晶体后胶体、先盐后糖、见尿补钾、见尿补钾、见尿补钾等。
1、先晶体后胶体
当儿童出现腹泻的症状时,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水分以及电解质大量流失,如果不及时进行补液治疗,可能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因此,建议儿童在治疗期间先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氯化钠溶液等进行补液治疗,如果在进行补液治疗时,所选择的是等渗液体,一般需要先进行晶体补液。
2、先盐后糖
晶体液指的是将人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溶解,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糖属于一种有机物,可以补充能量,但如果在进行补液治疗时,所选择的糖溶液,可能会导致糖分摄入过多,从而引起渗透性腹泻。
3、见尿补钾
腹泻时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钾元素随着大便排出体外,从而引起缺钾的情况,此时需要适当补充钾元素,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建议儿童在见尿补钾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快,以免引起高血钾的情况。
4、见尿补钾
儿童在进行补液治疗时,如果尿量足够,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氯化钾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进行补液治疗,以免引起低钾血症的情况。
5、见尿补钾
儿童腹泻时,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钾元素随着大便排出体外,从而引起低钾血症的情况。建议儿童在见尿补钾时,需要注意尿量,如果尿量足够,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氯化钾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进行补液治疗。
在治疗期间,儿童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