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6
问题描述: 抗利尿激素的化学本质
医生回答(2)
许若彬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抗利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9肽激素,也称为血管升压素。该激素由下视丘神经细胞合成并储存于垂体后叶,通过调节体内水分平衡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抗利尿激素水平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如脑损伤、颅内高压等有关,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下视丘神经细胞受损,进而影响到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分泌。高水平的抗利尿激素可能会导致水潴留和水肿,低水平则会引起尿崩症,具体表现为多尿、夜尿频繁、口渴等症状。
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尿液分析以及头颅磁共振成像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评估。其中,血液检测可测定抗利尿激素浓度,尿液分析可用于观察电解质变化,而头颅磁共振成像则能显示是否存在下视丘区域病变。抗利尿激素缺乏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例如颅咽管瘤引起的抗利尿激素缺乏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对于药物引起的,则需要停用相关药物。此外,保持充足水分也是必要的辅助措施。
关注患者的液体摄入量,避免快速体重变化,以减少因抗利尿激素水平波动引起的身体不适。
于学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 中西医内科
病情分析: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是一种可以调节水分代谢的激素,主要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是一种9肽激素。
抗利尿激素在人体中主要起到促进水分吸收和转化的作用,对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有一定的作用。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水分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中排出,从而起到调节水分代谢的作用。如果患者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尿液生成过多,从而引起水钠潴留的情况。如果患者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可能会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下降,从而引起水肿的情况。
综上所述,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主要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如果患者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或者过少,都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量摄入水分,以免引起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