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1 869人阅读
问题描述: 上腹部隐痛是怎么回事感觉要大便
医生回答(2)
马明哲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上腹部隐痛可能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胆囊炎、结肠憩室炎、结肠癌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引发上腹部不适。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病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胃炎
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炎症反应,当胃部出现炎症时会导致胃功能紊乱,进而引起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2.十二指肠溃疡
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过多,超过十二指肠黏膜防御能力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此时由于局部存在开放性溃疡面,在进食后食物刺激下容易诱发疼痛感,且可能伴随饥饿感。针对此病的常规治疗方法是给予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
3.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多由胆囊管梗阻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可反复发作,不规则右上腹钝痛或不适,常伴发恶心呕吐。对于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片、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进行治疗。
4.结肠憩室炎
结肠憩室炎是指结肠壁向外突出形成的袋状结构发生炎症,由于炎症刺激周围组织,会引起腹部持续性钝痛、腹泻等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例如结肠憩室切除术。
5.结肠癌
结肠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生活习惯以及遗传易感性有关,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对邻近器官产生压迫,从而引起腹部疼痛的症状。结肠癌通常采用手术联合化疗的方法进行处理,其中化疗常用药物包括氟尿嘧啶注射液、亚叶酸钙注射液等。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如有必要,应进行电子胃镜、超声波检查以及血常规化验,以便进一步评估病情。
王津星 主治医师
普外科
病情分析:上腹部隐痛可能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胆囊炎、结肠憩室炎、结肠癌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引发上腹部不适。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胃炎
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炎症反应,当胃部出现炎症时,会导致胃功能紊乱,进而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2.十二指肠溃疡
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黏膜损伤,在黏膜下层形成深达肌层的缺损,当病变累及浆膜层时,可刺激腹膜神经产生疼痛感。此外,还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厌食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胶体果胶铋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
3.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长期受到炎症刺激而引起的疾病,此时胆汁分泌异常,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引起腹胀、腹泻以及食欲不振等情况发生。针对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症状并预防并发症,如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片等利胆药。
4.结肠憩室炎
结肠憩室炎是指结肠壁上的小袋状结构向外突出并被炎症所影响,当炎症波及到邻近的肠道组织时,可能会引起局部痉挛和不适感。典型表现为右下腹持续性钝痛,有时可放射至背部。对于结肠憩室炎,通常需要禁食、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监护病房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需手术切除病变部位。
5.结肠癌
结肠癌由结肠内细胞恶性转化形成,肿瘤生长压迫周围组织可能导致排便困难和腹部不适。此外,癌症还可扩散至其他器官,引起贫血、乏力等症状。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配合化疗、放疗等方式辅助治疗,常用药物有氟尿嘧啶注射液、亚叶酸钙注射液等。
建议关注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定期复查如胃镜、肠镜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