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疼痛感下降是怎么回事

2022-05-09 211人阅读

问题描述: 身体疼痛感下降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身体疼痛感下降可能是由外伤后神经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骨质疏松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伤后神经损伤
外伤导致神经受到压迫、牵拉或挫伤,影响神经信号传导,进而引起身体局部麻木和疼痛。对于外伤后神经损伤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如甲钴胺片等。
2.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时,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可能会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导致腰部以下出现放射性痛觉减退的情况。非甾体抗炎药是临床上常用的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的药物,例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
3.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引起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神经,可能导致感觉异常,从而表现为疼痛减轻的现象。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常用药物有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神经细胞内积累过多的葡萄糖,引起神经纤维肿胀、变形甚至断裂,进而影响神经功能,导致感觉减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需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维生素B12片、甲钴胺片等药物以改善病情。
5.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密度降低,骨小梁变薄,容易发生骨折。骨折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影响神经的功能,导致疼痛敏感度下降。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日常可通过食用牛奶、虾皮等食物补钙,必要时也可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咀嚼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
针对身体疼痛感下降的情况,建议定期体检,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应关注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的健康状况。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但要避免度活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4-11 举报

病情分析:身体疼痛感下降可能是由外伤后神经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骨质疏松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伤后神经损伤
外伤导致神经受损,影响了神经对疼痛信号的传导和处理能力,从而出现身体疼痛感下降的情况。对于外伤后神经损伤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如维生素B1、甲钴胺等。
2.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时,会导致腰部以下肢体麻木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当突出物刺激窦椎神经时,则会引起腰部疼痛。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可考虑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缓解疼痛。
3.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全身多个关节,引起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美洛昔康片等改善病情。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供血不足,进而出现感觉减退、刺痛、烧灼感等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水平,同时配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以降低血糖浓度。
5.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由于骨密度降低,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因此会出现疼痛敏感度降低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伦磷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药物延缓骨质流失速度。
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及磁共振成像扫描,监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但应避免度活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4-26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