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9 210人阅读
问题描述: 心衰病人吃利尿药尿少原因
医生回答(2)
郝宝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衰病人吃利尿药尿少可能是因为药物剂量不足、利尿剂抵抗、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血容量减少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利尿效果不佳,从而引起尿量减少。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1.药物剂量不足
如果患者存在药物剂量不足的情况,则会导致利尿效果不佳,从而引起尿量减少。调整利尿剂剂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医生可能会增加等袢利尿剂的用量。
2.利尿剂抵抗
利尿剂抵抗是指心力衰竭患者长期使用足量利尿剂后尿量无明显增多的现象,此时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进而影响肾脏血液供应和肾小球滤过率,使尿液形成减少。改善利尿剂抵抗的方法包括优化用药时间和方式以及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利尿剂如螺内酯、氢等。
3.肾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肾血流量降低,可导致肾前性肾功能不全;同时,心力衰竭时心脏负荷增加,可能导致心源性肾损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会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控制水钠摄入,限制盐分摄入,以减轻水肿症状。
4.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会影响体内的水分平衡,进而影响尿量。当体内钠离子浓度降低时,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减少。纠正电解质紊乱通常需要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补充电解质溶液来实现,例如钠补充剂或钾补充剂。
5.血容量减少
血容量减少使得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压降低,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进而导致肾小球出球阻力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针对血容量减少,可以通过输液扩容的方式进行处理,如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等。
建议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和液体摄入量,以评估利尿效果。必要时,应进行超声心动图、肾功能测试和电解质水平检测,以进一步了解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
李琦演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衰病人吃利尿药尿少可能是因为药物剂量不足、利尿剂抵抗、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血容量减少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利尿剂效果不佳,从而引起尿量减少。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1.药物剂量不足
患者存在心力衰竭时心脏收缩力减弱,导致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水肿。此时使用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排出,减轻水肿。如果药物剂量不足,则无法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影响利尿效果。因此,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是必要的,以确保达到预期疗效。
2.利尿剂抵抗
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钠和排水来发挥作用,若患者对利尿剂产生耐药性则会导致尿量减少。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例如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利尿剂或增加剂量。
3.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伤,导致其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的能力下降。这使得利尿剂不能被有效地从体内排出,进而出现尿量减少的现象。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方案。
4.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体内的水盐平衡失调,使利尿剂的作用受到干扰,从而影响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纠正电解质失衡通常包括补充电解质溶液或限制某些食物摄入,如高钠食品。
5.血容量减少
血容量减少可能由脱水、失血或其他液体丢失引起,此时心脏需输出更多的血液来维持血压,但受限于容量而难以实现,故表现为尿少。提升血容量的方法包括静脉输液或口服补液盐等,需根据医嘱进行。
心力衰竭患者应定期复查电解质水平,特别是钾离子浓度,以预防电解质紊乱。此外,还应注意观察体重变化,因为体重快速下降可能是心力衰竭恶化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