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682人阅读
问题描述: 扩张型心肌病血压低原因
医生回答(2)
郝宝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扩张型心肌病血压低可能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心腔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病理变化有关,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1.心肌收缩力下降
心肌细胞受到损伤后,其收缩能力减弱,导致心脏泵血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降低。改善心肌代谢和能量供应是关键。例如,可以使用曲美他嗪等药物来改善心肌代谢状态。
2.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会导致左心室充盈受限,影响血液回流至左心房,进而影响左心室收缩时的血液排出量,使收缩压降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米力农、地高辛等药物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血压水平。
3.心腔扩大
心腔扩大使得心脏的收缩期缩短,每次心跳时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出,因此收缩压降低。针对心腔扩大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基础疾病的进展,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4.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能导致部分心室过早搏动,影响心脏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降低收缩压。对于心律失常,通常需要针对特定类型的心律失常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反射终止发作,也可行射频消融术根治。
5.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肌受损,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心脏收缩力减弱,此时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从而引起血压降低。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药物治疗则需遵循医嘱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于倩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扩张型心肌病血压低可能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心腔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病因有关,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心肌收缩力下降
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心脏泵血减少,每次心脏搏动时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排出体外,从而引起血压降低。提升心肌收缩力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键策略之一。利尿剂如通过增加尿液排泄来减轻体内液体负荷,间接提高心脏前负荷和心肌收缩力。
2.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是指心室在舒张期不能充分松弛,导致心室充盈不足,影响心脏的射血能力,进而影响血压水平。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可以缓解血管痉挛,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室舒张功能,提高血压。
3.心腔扩大
心腔扩大会导致心肌纤维拉伸、损伤甚至坏死,进一步减弱心肌收缩力,使心脏泵血量减少,血压下降。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可以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缓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腔顺应性,有助于控制心腔扩大,预防血压持续下降。
4.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泵血不规律,部分心室可能在舒张期提前收缩,这会缩短舒张期时间并减少回流入左心室的血液量,因此降低血压。是一种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能减慢心跳频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
5.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肌受损,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将血液泵出,从而引起血压降低。ACE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能够直接作用于心脏,改善心肌细胞的功能状态,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的泵血效率,从而升高血压。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电图,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针对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血压偏低,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休息,以支持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