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夜啼是怎么回事

2022-03-23

问题描述: 两岁宝宝夜啼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两岁宝宝夜啼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蛔虫病、缺钙、发热、肠套叠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可能引起宝宝不适,导致夜间哭闹。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影响骨骼生长和发育。夜间神经兴奋性增高,出现夜啼。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是主要治疗方法,如遵医嘱使用维生素AD滴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
2.蛔虫病
蛔虫寄生于小肠内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导致腹痛和夜间不安,从而出现夜啼的现象。驱虫药物可用于治疗蛔虫感染,例如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
3.缺钙
缺钙会导致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使患儿易激惹、烦躁不安,因此会出现夜啼的情况。补钙可以改善缺钙的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患儿服用碳酸钙D3颗粒、醋酸钙胶囊等进行治疗。
4.发热
发热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新陈代谢加快,此时容易感到不适并出现夜啼。退热药可用于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缓释胶囊等。
5.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中,通常由肠道蠕动过快或肠道痉挛引起。当病变部位发生坏死时会引起剧烈腹痛,疼痛在夜晚可能更为明显,导致夜啼。手术切除受累肠段是治疗肠套叠的主要方法,如肠套叠复位术、肠切除吻合术等。
针对儿童夜啼,建议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微量元素检测以及生长发育评估,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必要时,医师可能会推荐进行血常规、便常规及培养等相关检查。

2024-01-22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