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3 389人阅读
问题描述: 胆管堵塞中药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2)
汪国营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
病情分析:胆管堵塞可以考虑应用柴胡疏肝散、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大柴胡汤、清胰汤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病情恶化。
1.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由当归、川芎、白芍、枳壳、香附等多种中药材组成,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此方剂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对于缓解因情志不畅引起的胸闷、胁肋胀痛等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2.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主要由茵陈、栀子以及大黄三味药物组成,以上药材通过水煎服的方式使用。本品能够利湿退黄,对于改善湿热黄疸所致的身目俱黄、发热口渴、小便短赤、纳呆呕恶等症状有较好的作用。
3.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尾、生地黄、甘草等中药组成,患者需遵照医生指导用药。此药能清肝胆实火,兼利湿热,从而有效缓解肝胆实火上攻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眼肿涩痛、羞明流泪、湿热带下等不适。
4.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枳实、芍药、大枣、炙甘草、芒硝等中药制成,需要按处方剂量配比后煎煮服用。此方可调和表里,解痉止痛,对缓解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发热不恶寒反恶热等病症有一定的效果。
5.清胰汤
清胰汤由柴胡、黄连、蒲公英、延胡索、丹参、大黄、芒硝等中药组成,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合理用药。此方具有清胰泄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急性胰腺炎早期,有助于减轻胰腺水肿、炎症,促进胰腺功能恢复。
在接受上述传统中医药物治疗时,应确保无药物过敏史,并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此外,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丁国良 主治医师
全科
病情分析:胆管堵塞中药治疗方法包括疏肝利胆汤、茵陈蒿汤、柴胡加芍药汤、大柴胡汤、消炎利胆片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疏肝利胆汤
疏肝利胆汤由枳实、柴胡、白芍、茯苓、泽泻等组成,水煎服用。每日一剂,分2-3次口服。此方具有行气解郁、利胆的功效,适用于因情志不畅引起的胆管阻塞。方中枳实有理气导滞作用;柴胡能疏肝解郁;白芍可养血柔肝;茯苓健脾化湿;泽泻渗湿利水。
2.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等,患者需遵医嘱按剂量服用。该方剂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湿热黄疸,症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如橘、腹胀口苦、纳呆厌油、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3.柴胡加芍药汤
柴胡加芍药汤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芍药等药物组成,以上药物通过水煎服的方式给药。本方具有和解少阳、祛瘀通经之功效,主治少阳病兼血弱致经水适断适复证。其中柴胡疏肝解郁,升发脾胃清阳之气;黄芩清泄胆腑邪热;芍药养营阴而敛浮阳;半夏降逆和胃;生姜散结止呕;大枣调和诸药。
4.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枳实、芍药、大黄等组成,需要用水煎煮后服用。此方可缓解肝胆郁结所致的右上腹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黄芩清热燥湿,两者合用以疏肝利胆;半夏、生姜则有助于消化系统功能恢复。
5.消炎利胆片
消炎利胆片是一种中成药,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4~6片,每日3次。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至棕褐色;气香,味微苦。具有清利湿热,利胆的功效,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也可用于胆道术后综合征。
在接受上述传统中医药物治疗时,应确保无药物过敏史,并遵循医师指导。必要时,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以评估病情变化及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