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8 362人阅读
问题描述: 浑身发冷出冷汗但不发烧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中医内科
病情分析:浑身发冷出冷汗但不发烧可能是感染性休克、内分泌功能紊乱、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所导致的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此时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入侵而启动免疫应答,释放多种炎症因子,这些因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从而出现发热的现象。感染性休克通常需要及时补液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2.内分泌功能紊乱
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进而引起出汗、寒战等症状。针对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治疗需根据具体原因制定方案,例如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来控制血糖水平。
3.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自主神经系统失调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身体对温度的感知和调控异常,出现出冷汗、畏寒的症状。对于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的治疗主要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干预来改善症状,如深呼吸练习、冥想等。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产热量减少,因此会出现畏寒、乏力等症状。补充甲状腺激素是治疗甲减的主要方法,常用的有左旋甲状腺素钠片。
5.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会影响机体对各种应激刺激的适应能力,包括对抗寒冷的能力下降,所以会出现畏寒、出冷汗的情况。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醋酸龙片等。
建议关注自身血压变化,定期监测并记录血压值,以评估病情进展。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血常规、尿常规以及电解质分析等实验室检测,以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