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自行拔出后的后果及处理措施是什么呢

2022-02-26 847人阅读

问题描述: 深静脉置管自行拔出后的后果及处理措施是什么呢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深静脉置管自行拔出后需立即就医,以防止血肿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可能需要二次插管治疗。
1.血肿形成
血肿是由于血管壁损伤导致血液外溢并积聚形成的。可表现为局部包块、疼痛或触痛。严重时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组织坏死和功能丧失。
2.导管相关性感染
感染是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通过受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的。会导致发热、寒战、脓毒症等全身症状,以及局部红肿、疼痛等局部症状。
3.静脉炎
静脉炎通常由化学刺激、机械压迫等原因导致,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热、痛等症状,重症者甚至会出现条索状硬结。
4.出血
出血是由于深静脉置管过程中对血管壁造成的创伤导致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出血可能引起贫血、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需要紧急止血和补液治疗。
5.二次插管
二次插管是指在移除原有深静脉置管后重新进行穿刺插入新的深静脉置管。二次插管可能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和风险,需谨慎评估必要性和风险收益比。
若出现上述不良情况,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深静脉置管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意外拔管的发生。

2024-03-07 举报

病情分析:

深静脉置管是指通过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常用于治疗重症患者、肿瘤患者等。深静脉置管自行拔出后可能会导致局部出血、静脉炎、局部血栓、导管堵塞等后果,需要通过压迫止血、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来处理。

1、局部出血

深静脉置管是一种有创的医疗方法,需要将导管经皮肤穿刺进入人体,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出血的情况。如果出血量较少,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通过加压包扎的方式进行改善。如果出血量较多,则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止血。

2、静脉炎

如果患者在拔除深静脉置管时,没有做好局部的护理措施,可能会导致局部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引发静脉炎,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镁溶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局部血栓

如果患者在拔除深静脉置管时,导管没有进行充分的消毒,可能会导致局部形成血栓,从而引起肢体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4、导管堵塞

如果在拔除深静脉置管时,没有做好无菌操作,可能会导致导管堵塞,从而引起导管回血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使用注射器、输液器等方式进行处理。

5、其他后果

如果患者在拔除深静脉置管后没有做好局部护理措施,可能会导致导管感染,引起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保持置管部位清洁卫生,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2-02-27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