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勤 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血液内科
溶血针具有控制溶血的功效与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用药不当可能会引发出血倾向、急性肺水肿、心肌梗死等副作用。
溶血针的主要成分免疫球蛋白能够与免疫系统中的细胞结合,阻断免疫系统对红细胞的异常攻击,从而起到减轻溶血的效果。溶血针通过中和自身抗体,溶血针减少对红细胞的破坏,可以有效缓解贫血症状。此外,对于某些药物引发的溶血性贫血,溶血针能够中和药物对红细胞的攻击,控制溶血。
但需要注意的是,溶血针可能导致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或血小板减少,进而降低止血功能。出血倾向可能表现为皮下瘀斑、呕血、咯血等严重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另外,溶血针可能引起急性肺水肿,这通常与左心室收缩力减弱、血液回流至肺部增加有关,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和液体积聚。此外,虽然溶血针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但也可能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会导致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另外,对于哺乳期妇女以及孕妇要禁止使用,同时对本品过敏者也要避免使用,以免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若期间出现其他不适症状时,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