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

2024-09-02 22:23:45

曾钢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骨科

踝关节是人体主要的承重部位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外伤、退变等导致的疾病困扰。踝部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扭伤、骨折、脱位、韧带断裂以及骨关节炎。

1.扭伤:在跑步或者跳跃时,如果脚踝过度内翻或者外翻,则可能会引起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急性拉伸,严重者可造成撕裂甚至血管神经挫伤等情况发生,此时患者常伴有明显的疼痛感和活动受限症状。

2.骨折:若因间接暴力、疲劳骨折等原因造成踝部骨质连续性中断时,也会导致踝关节明显错位变形、活动受限、针刺样疼痛等症状。针对不同类型的骨折,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是轻微的裂纹骨折,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托或高分子夹板固定来进行治疗;而严重粉碎性的骨折则需要切开复位并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
3.脱位:当踝关节遭受外部暴力作用时,可能出现向内翻转、成对侧足部分离的状态,即为踝关节脱位。此外,还可能伴有剧烈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功能丧失等症状。轻度的踝关节脱位可通过手法复位后用石膏固定来治疗,重度的踝关节脱位则需要通过手术切开复位并使用钢丝环形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

4.韧带断裂:当踝关节长时间处于异常状态时,比如长期劳累负重或者反复扭转,则会增加局部韧带断裂的发生概率,部分人群可能还会伴随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5.骨关节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关节软骨也会逐渐流失,且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也会有所下降,因此就容易引发骨质增生或者退行性改变,进而形成骨关节炎,影响到正常的走路姿势。

建议平时加强自身保护,避免受伤后遗留后遗症。对于轻度扭伤可以采取制动固定的方法治疗,而对于重度扭伤则需要通过手术方法修复受损的组织。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