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伟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胃肠外科
脾破裂是指由于外伤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脾实质破裂,脾破裂的急性期治疗可采取脾修补术、部分脾切除术、脾切除术、抗感染治疗、止痛治疗等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脾修补术
脾修补术通常在腹腔镜下完成,通过缝合受损的脾组织来恢复其完整性。此手术适用于脾破裂较小且位置适宜修复的患者。它能够保留脾脏功能,减少并发症风险。
2.部分脾切除术
部分脾切除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脾的一部分,一般采用微创技术,如腹腔镜手术。对于脾破裂但无法完全修复或存在严重损伤的患者,部分脾切除术可降低出血风险并改善预后。
3.脾切除术
脾切除术是一种彻底去除整个脾脏的手术,可通过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实现。当脾破裂导致不可逆性损害或存在持续性出血时,脾切除术是必要的选择,其能有效终止出血,但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减弱。
4.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包括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如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预防术后感染,通常需餐后服药以减少胃肠道刺激。由于脾破裂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在手术过程中,因此适当的抗菌治疗至关重要。它可以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促进愈合过程。
5.止痛治疗
止痛治疗可以由医生操作进行静脉注射镇痛剂,如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或遵医嘱服用硫酸吗啡缓释片等。止痛治疗有助于缓解脾破裂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脾破裂患者应积极就医并接受评估和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需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