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第14天中性粒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09-15 09:45:14

陈筱婷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肿瘤内科

化疗第14天中性粒细胞偏低,可能是由于药物副作用、营养不良、感染、骨髓抑制、白血病等原因引起的。

1.药物副作用:化疗是一种常见的抗肿瘤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化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还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偏低。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缓解不适症状。

2.营养不良:如果患者在化疗期间不注意饮食健康,经常吃垃圾食品,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碳酸钙D3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感染:如果患者在化疗期间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侵入体内引起感染的情况,在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发热、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是指骨髓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使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的一种现象。如果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了骨髓抑制的情况,则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偏低。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临床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等症状。对于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注射用地西他滨等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慢性白血病的患者则可遵医嘱使用吉非替尼片、盐酸埃克替尼片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