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妇产科
中医认为羊水栓塞一般是伤了气血。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或者破膜的时候,羊水中的胎儿的成分,如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等,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而引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一种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阴道流血等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羊水栓塞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气虚、阳虚的因素导致的。气有固摄作用,气虚固摄作用减弱可能会导致血液外溢,从而出现皮肤紫癜、抽搐等症状。阳气的温煦作用减弱时也容易出现四肢冰凉、怕冷等症状。因此,中医将羊水栓塞归结于伤了气血。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血液检查、肺部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对于确诊为羊水栓塞的患者,则需要及时通过吸氧、注射肾上腺素等方式进行治疗,以免危及生命。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等,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