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导致人吐血的原因较多,常见于饮食不当、急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急性白血病等。如果出现吐血的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饮食不当:如果患者大量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引起吐血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适当饮用温水的方式进行改善。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急性胃炎:由于饮食不当等因素,使胃黏膜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刺激胃黏膜,导致局部糜烂甚至破溃,造成上消化道出血,而表现为呕血和黑便的症状。
3.胃溃疡: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患者会出现胃部疼痛症状,当胃黏膜受损较重时,可能会出现少量出血情况,血液经过消化系统会从口中排出,表现为吐血。可以遵照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橼酸铋钾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4.十二指肠溃疡:由于长期吸烟饮酒或者食用刺激性食物等原因所诱发,会对胃肠黏膜产生损害,进而引发溃疡面出血,经口腔排出就会出现吐血的现象。通常伴有上腹部饥饿样不适、钝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治疗。
5.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的克隆性疾病,因白细胞数量异常增多,会使正常的红细胞遭到破坏,进而出现贫血现象,甚至还会累及其他组织器官,也会出现吐血的情况。对此应尽早配合医生进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性治疗。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还要注意保暖,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以免加重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