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血小板348一般是指血小板计数为348×10^9/L,一般是不正常的,属于偏高的情况,可能是生理因素、缺铁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原因导致的。
1、生理因素
剧烈运动、饱餐后等生理因素可能会引起血小板计数偏高,一般无明显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即可恢复正常。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机体缺乏铁造成的贫血。主要是铁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导致的。患者一般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脸色苍白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片、硫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多吃一些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海带等。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可能与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皮肤发红、外周浅静脉扩张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出现脾大等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羟基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静脉放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可能与电离辐射、频繁染发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出血等症状,也可能会伴随出现血小板计数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片、尼洛替尼胶囊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5、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以巨核细胞增生伴血小板持续增多为特征的骨髓增生性疾病,疾病可使骨髓巨核细胞不断成熟释放与骨髓抑制因子,使血小板生成调控失衡,从而导致血小板升高并出现止血障碍与血栓形成。患者可以表现为出血、血栓、脾脏增大等症状。对于此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增高现象,可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式进行改善处理,根据实际病症表现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具体治疗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