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厚君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皮肤性病科
湿疹的治疗方法有饮食调整、生活习惯改变、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物理治疗等。建议患者根据湿疹的严重程度和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饮食调整:建议患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体内的湿热,使湿疹症状加剧;另外,减少食用鱼虾、牛羊肉等易致敏食物,防止食物过敏引发或加重湿疹。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减少可能的诱发因素,有助于控制湿疹的发作。
2、生活习惯改变: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以免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可穿宽松、纯棉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另外,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加重病情。
3、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卤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渗出和细胞浸润,从而减轻红肿、瘙痒等症状。另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马来酸氯苯那敏等,能通过拮抗组胺受体,减少组胺的效应,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
4、中医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外用中药如苦参、黄柏、地肤子等煎水湿敷或熏洗。药物的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可直接作用于皮损部位,缓解瘙痒和炎症。
5、物理治疗:主要采用紫外线光疗,如窄谱中波紫外线。其可诱导免疫细胞凋亡,抑制朗格汉斯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皮损愈合,对于慢性、顽固性湿疹有较好的疗效。
需注意的是,在湿疹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注意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另外,注意观察湿疹的变化,如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皮损,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