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耿鹏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呼吸内科
咳嗽、呼吸时听到有呼呼的声音可能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等疾病的表现,患者需对因治疗。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气道狭窄或炎症,从而引起呼吸时出现异常声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鼻腔、咽喉部黏膜炎症,这些部位发生炎症时会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多,导致出现咳嗽、痰多以及呼吸时发出响声。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进行抗病毒治疗,也可以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来缓解细菌性感染,建议患者饭后服用药物。
2.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导致气道反复感染和炎症反应,引起气道狭窄和痰液积聚,从而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呼吸时的哨鸣音。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服用胶囊时要用温水送服,服用口服溶液时可以少量多次地小口吞服药物。对于存在吸烟史者,应戒烟以减少气道刺激。
3.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包括T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等参与的免疫-炎症反应。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平滑肌痉挛,表现为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患者可以按医嘱使用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等支气管舒张剂缓解症状。患者取坐或卧位,准备好雾化器,每次治疗打开新的小瓶,将药液加入雾化器中,开始吸入。吸入完毕后漱口并吐出漱口水,确保药液充分作用且口腔清洁。
4.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通常由先天发育缺陷、感染或吸烟引起,导致支气管壁损伤和瘢痕形成,影响气体交换并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积聚的风险。这会导致持续性咳嗽和大量痰液,伴有哮鸣音。患者需要到正规医院通过体位引流的方式促进痰液排出,也可采用胸部物理疗法辅助改善病情,患者需定时采取正确体位,进行深呼吸、拍背等动作,以促进痰液排出,缓解病情。
5.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当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肺组织时,会引起肺泡和支气管树受损,导致咳嗽、咳痰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空洞形成和继发感染,产生痰液粘稠且难以咳出的情况,此时会出现咳嗽、呼吸时听到呼呼声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于早晨空腹时服药,增强药效。
建议患者定期使用体温计监测体温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发热迹象。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外出戴口罩,在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多开窗通风,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