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保东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消化内科
胃出血不一定是外出血,可能是因为饮食不当、胃炎、胃溃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原因所造成的。
1、饮食不当
如果个人长期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经常食用过多刺激性的食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出现胃部出血的现象。可以适当调整个人饮食习惯,注意少食多餐,避免食用过多刺激的食物。也可以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能够有效改善胃出血症状。
2、胃炎
胃炎是因为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或慢性炎症所致,如长期大量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胃出血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以及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枸橼酸铋钾胶囊等进行治疗。
3、胃溃疡
胃溃疡是因为胃内壁黏膜或更深层次发生的溃疡现象,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压力过大等原因所致。患者会出现胃部疼痛、食欲不振、餐后腹胀、胃出血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还可遵医嘱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片、枸橼酸铋钾胶囊等进行治疗。
4、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胃底静脉曲张,而且胃底静脉曲张出现破裂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胃出血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的方式进行改善。
5、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胃出血、腹痛、呕血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通过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综上所述,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