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丛伟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肾内科
如果在进行检查时发现有尿蛋白+-的情况发生,表示患者尿液中有少量尿蛋白,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提示存在尿道炎、肾结石、慢性前列腺炎、急性溶血反应等。
1.生理因素:如果在检查前进行了剧烈运动或者存在性生活以及精神紧张等情况,均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从而引发尿蛋白+-的情况。此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并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即可恢复正常。
2.尿道炎:尿道炎是指尿道黏膜的炎症。炎症刺激可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肿,甚至有小破损,从而会出现蛋白尿的症状。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例如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
3.肾结石:当患者发生肾结石时,结石会对肾脏产生摩擦刺激,进而造成肾脏细胞受损,就会导致上述情况,并伴有腰痛等症状。建议多喝水促进结石排出,必要时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
4.慢性前列腺炎:与细菌感染有关,炎症刺激也可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可以遵医嘱服用环丙沙星片、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急性溶血反应:通常是大量输注全血或者血浆制品所致,会引起短暂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也会导致尿蛋白检查呈阳性结果。对此需立即停止继续输血或血制品,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
建议患者休息后再次复查,以明确诊断,若是疾病引起的,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