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早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2024-09-02 22:23:35

邹华章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骨科

在临床上发生骨折后,常会引起患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骨折早期的功能锻炼主要是进行握拳练习、伸腕练习、屈肘练习、肩关节练习和下肢肌肉收缩舒张训练。若期间出现其他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1.握拳练习:手掌紧贴胸前,用另一只手的掌指关节压住患者的手背,使其五指尽量握拢,并保持10秒钟左右的时间,每天做2-3次,每次每组做8个动作。目的是促进前臂及手部肌力恢复,防止僵硬。

2.伸腕练习:将上臂置于胸前抱紧,然后逐渐放松手指,同时逐渐抬高前臂,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宜,每天做2-3次,每次每组做8个动作。其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前臂及手部肌力恢复,防止僵硬。

3.屈肘练习:让患者肘关节处于外展位,在无痛范围内被动屈曲并旋内肘关节,每日数次,直至肘关节能屈曲到一定程度为止。这样可以增加肘关节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

4.肩关节练习:仰卧位,头偏向健侧,使患肢处于外展位,用布带套住肩关节向健侧牵拉,反复多次,以加强肩关节的活动度。

5.下肢肌肉收缩舒张训练:如踝泵训练,膝关节是属于血液循环较差的位置,容易形成血栓,因此要鼓励病人多做足趾的背伸、跖屈运动,以及股四头肌的静蹲训练,或者坐位时主动勾脚背,也可以使用弹力带行抗阻训练来维持肌肉力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连续皮肤按摩的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患处水肿情况,有助于骨折愈合。对于肢体远端感觉缺失的情况,可以通过针灸、穴位刺激等方式改善。另外,在恢复期间,建议患者还要注意多休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以及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