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怎么调节

2024-05-22 10:57:01

赖迪生 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分析,常见的原因有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肌炎等。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情绪激动:当出现紧张、焦虑、愤怒等强烈情绪时,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发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心情稳定,避免过度激动和压力过大,可以通过深呼吸的方式改善不良情绪对心脏的影响。
2.剧烈运动:若患者进行了快跑、游泳等较为剧烈的运动,也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表现为心脏跳动的频率异常。此时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患者适当休息后即可缓解。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容易诱发心律失常,通常还会伴有消瘦、心慌、手抖等不适。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后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服用时,患者可以饮用少量温水帮助药物吞咽。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影响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导致心律失常,伴有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温水送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改善不适症状。对于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可考虑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行改善。
5.心肌炎: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和电传导系统紊乱,出现心律失常,导致乏力、心悸等症状。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后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辅酶Q10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注射治疗。在疾病初期,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者,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心律失常。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建议每天保持8小时充足睡眠,因为失眠可能导致短暂性心律失常。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