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荣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妇产科
哺乳期女性第一次来月经的时间较长,可能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卵巢功能未恢复等原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1.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在哺乳期间催乳素会抑制卵巢排卵,从而会导致时间较长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
2.卵巢功能未恢复:如果女性在产后身体没有完全恢复好,并且还经常熬夜或者过度劳累,则会影响到卵巢功能的恢复,所以会出现经期延长的现象。此时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避免长期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受到病原菌感染所造成的疾病,患病以后可能会引起腹部疼痛、白带异常以及月经紊乱等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头孢呋辛酯片、头孢克洛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宫颈炎:疾病可能是因为性生活不洁或者是多次人工流产等因素造成,通常表现为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腹痛、月经周期紊乱等现象。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盆腔炎:若患者本身患有慢性盆腔炎,在来月经的时候则会出现上述症状。通常需要配合医生通过抗生素类的药物来做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有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保持阴部清洁,勤换内裤,减少感染的风险。此外如有用药的需要,还应详细咨询医生用药禁忌,以免药物对乳汁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