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09-15 09:46:55

邓洪容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原因可能是吸烟、饮酒、营养不良、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建议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糖治疗,并注意定期复查。

1.吸烟:大量研究已证实烟草中的尼古丁成分会对血管内皮功能造成不良的影响,致使局部通透性增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微血管障碍形成。故患病期间应立即戒烟,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等,以免加重病情。

2.饮酒:过量饮酒也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酒精中的乙醇会导致血液循环加速,使眼球内的压力骤然上升。同时,乙醇还会干扰肝脏的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进一步加重了高血糖的状态。因此,酗酒的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出现视网膜病变。此类患者需要避免饮酒,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身体健康,对病情也有一定的好处。

3.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C、E及微量元素硒等营养素也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患上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因为这些营养元素在维持眼部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参与抗氧化反应和细胞修复的过程。建议适当进食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蓝莓、胡萝卜等,有助于补充营养,改善病情。

4.代谢紊乱:如果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葡萄糖不能有效进入细胞内而蓄积于血液中,造成高血糖现象,时间一长就会对血管产生损害,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比如视网膜病变。此时可以配合医生采用盐酸吡格列酮胶囊、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高血压:若不积极采取措施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则可能会增加眼底小动脉管壁硬化以及玻璃体与视网膜牵拉等情况的发生几率。对此应遵医嘱选择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药物予以治疗。

总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与多种因素有关。为了预防或延缓病情进展,建议患者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血糖水平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