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通常情况下,白血病的分型包括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其中急性白血病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还可以分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的克隆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多种因素造成骨髓中大量原始以及幼稚细胞增生,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而急性白血病又可以根据细胞分化程度进行分类,如急性未成熟的白细胞包括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M3型、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等,还有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除此之外也可以按照细胞类型进行分类,如单核细胞性、淋巴细胞性、粒细胞性等。
慢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包括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前者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或有轻度乏力、虚弱、骨骼疼痛、盗汗及体重减轻的一般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可逐渐出现贫血、出血倾向、反复感染等情况。后者早期常无自觉症状,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发热、全身不适、苍白、无力、消瘦、盗汗、胸骨压痛等现象。
对于患有白血病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整洁,并定期开窗通风,以免滋生细菌引起感染的情况发生。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