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营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肝胆胰外科
胆酸螯合剂是一类降胆固醇药物。这类药物在降低血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
胆酸螯合剂难溶于水,且不易被消化酶破坏,因此能够安全有效地在肠道内与胆酸呈不可逆性结合,从而阻断胆汁酸中胆固醇的重吸收。这种结合过程能够刺激肝细胞膜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加速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进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常用的胆酸螯合剂包括考来烯胺和考来替泊。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以TC、LDL-C升高为主,适用于TG水平正常且不能使用他汀类的杂合分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此外,胆酸螯合剂还可用于黄疸时的皮肤瘙痒和治疗洋地黄中毒。
由于胆酸螯合剂类药物不被机体吸收,不进入全身循环,因此使用安全可靠。然而,在使用胆酸螯合剂时,仍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