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脑出血通常可以通过症状、体征、头颅CT检查、头颅核磁共振检查以及脑血管造影等方式检查出来。
1.症状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颅内压急剧增高所致。常见的症状包括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野狭窄、肢体无力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2.体征
脑出血还需要通过体格检查来判断。例如,医生可能会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如运动、感觉、反射等方面是否有障碍。同时,还会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叩诊和触诊等操作,以确定是否存在颅内压升高的迹象。
3.头颅CT检查
这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明确地显示出脑出血的部位和大小,以及是否破入脑室。同时,CT检查还可以了解脑水肿的情况,对于后期的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
4.头颅核磁共振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在诊断脑出血方面也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别是当出血位于幕下时,其检出率会比头颅CT高。核磁共振能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病情。
5.脑血管造影
这是一种更为深入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观察脑血管的病变情况。通过脑血管造影,医生可以检测出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可能导致脑出血的病变,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总之,脑出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果有疑似脑出血的症状,请尽快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