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平均血红蛋白量的正常值为为26-32pg,而平均血红蛋白量22pg属于轻度偏低,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由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病理性因素引起。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平时生活中饮食不规律,或者经常挑食、节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营养元素缺乏,从而引起此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西红柿、鸡蛋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改善上述情况。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元素摄入不足、铁元素需求增多等原因引起的。由于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如果患者体内铁元素不足,就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硫酸亚铁等铁剂进行治疗。饮食上,患者还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
3、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等因素引起的。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从而导致上述情况出现。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4、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利用障碍、血红素合成障碍等因素引起的。由于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患者体内铁元素不足,就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6、去铁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5、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叶酸、维生素B12等原因引起的。由于患者体内叶酸、维生素B12等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西红柿、香蕉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