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去湿热吗

2023-08-28 09:46:32
范铁兵

范铁兵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中医内科

栀子可以去湿热,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栀子属于一种中药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等病症。如果患者体内存在湿热,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栀子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用药,不可以自行盲目使用,以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比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利于身体的恢复。而且栀子性寒凉,容易伤脾胃,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对于体质虚弱、脾胃功能较弱、孕妇和儿童等人群,应该避免或减少食用栀子。另外,栀子也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如某些抗生素、镇痛药等,以免影响药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另外,患者在用药期间还要注意饮食健康,不建议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也不可以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否则会影响到药物的吸收。如果患者用药一段时间以后,症状仍不见缓解,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以后再进行治疗。

相关推荐
栀子的十大功效
栀子是常见的中药材,在中医理论中,栀子性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多种显著的治疗和保健功效,包括泻火除烦、清热利湿等,但是可能不足十种。1、泻火除烦:栀子苦寒清降,能够清泻人体全身上下之火邪,尤其擅长泻心火而清心除烦。对于因热病火毒炽盛而表现出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病症,栀子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2、清热利湿:栀子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善于清利下焦肝胆湿热。对于肝胆湿热所引起的湿热黄疸症状,栀子能够显著改善。同时还能清热凉血,利尿通淋,对于血淋、热淋涩痛等小便不适症状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凉血止血:栀子性寒,能够凉血止血,对于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症状,如吐血、衄血等,栀子具有显著的止血作用。4、清肝明目:栀子能够泻火解毒,清肝火以明目,对于肝胆火热上攻所导致的目赤肿痛等眼部不适病症,栀子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5、舒肝利胆:栀子对肝胆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固醇代谢,使得栀子在治疗肝胆疾病时具有较好效果,如黄疸型肝炎等。6、利尿通淋:栀子能够燥湿清热,善清利三焦湿热,既能清肝胆湿热退黄疸,又能清膀胱湿热利小便。对于因湿热郁结所致的小便短赤、淋漓涩痛等症状,栀子具有显著的利尿通淋作用。7、消肿止痛:栀子苦寒,具有清热、消肿止痛的效果,对于扭伤和挫伤所造成的疼痛,栀子能够显著减轻。8、镇静安神:栀子能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促进肌肉松弛,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对于因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栀子能够较好改善。栀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栀子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如果使用后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可以到医院的中医科就诊。

郝伟欣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栀子的药效与作用
栀子是一味中药,其药效与作用广泛而显著,通常包括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舒肝解郁。1、泻火除烦:栀子味苦,性寒,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这一功效使得栀子成为治疗热病心烦、躁扰不宁等病证的重要药物。栀子能够缓解因热扰心神所导致的心烦、急躁、坐卧不安等症状。2、清热利湿:栀子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善清利三焦湿热。它既能清肝胆湿热而退黄疸,又能清膀胱湿热而利小便。因此,栀子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血淋涩痛以及膀胱湿热导致的小便短赤、淋漓涩痛等症状。3、凉血解毒:栀子性寒,入血分能清热凉血,对于血热妄行导致的多种出血症状,如吐血、衄血等,栀子具有显著的凉血止血作用。同时栀子还能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热毒所致的疮疡、红肿、热痛等病证。4、舒肝解郁:栀子归心、肺、三焦经,可以清肝胆之湿热,从而缓解肝郁所致的失眠、暴躁等症状。这一作用有助于调节情绪,改善因肝气郁结而引起的不适。这些作用,使得栀子在治疗多种疾病时能够发挥综合疗效。需要注意的是,栀子性寒,服用过多可能会对胃造成损伤,因此阴血亏虚、脾虚便溏的患者应禁止使用。而在使用栀子治疗疾病时,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加重症状。

朱建秀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