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帅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脊柱骨科
锻炼后小腿肿胀可能是乳酸堆积、肌肉劳损、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骨折等原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乳酸堆积
乳酸是无氧糖解途径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在剧烈运动时,机体为迅速获取能量,会通过无氧糖解途径分解葡萄糖产生能量。此时由于氧气供应不足,会导致乳酸积累,当乳酸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刺激神经并引起小腿肿胀。患者可通过按摩、热敷缓解不适。每次按摩或热敷持续10-15分钟,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不适症状。
2.肌肉劳损
肌肉劳损是指肌肉在过度使用或长时间静止后出现的一种炎症反应,导致肌肉纤维微损伤和水肿。这种损伤可能导致肌肉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小腿肿胀。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减轻疼痛和减少炎症,一般建议餐后服药,具体剂量应由医生视病情而定。
3.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包括肌肉、韧带、肌腱等结构的损伤,这些结构可能因为外伤或过度使用而受损。损伤部位可能会出现出血、水肿等症状,进而引发小腿肿胀。患者可用冷敷来减轻症状。每次冷敷10-15分钟,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注意用毛巾包裹冰块以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4.肌筋膜炎
肌筋膜炎是由长期紧张、劳累引起的肌肉纤维变性、肥大细胞浸润、肌间结缔组织增生、胶原化等病理改变。病变处的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过程可能导致小腿肿胀。针对肌筋膜炎,针灸治疗时,患者应选择相应穴位,保持放松,由专业医师操作。烤电治疗时,患者需接受远红外治疗仪照射,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烫伤。
5.骨折
骨折导致周围软组织及血管受损,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肿胀。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见皮下淤血及畸形。小腿骨折后肿胀,患者应及时制动,避免活动加重伤势。同时,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可用枕头或被子垫高,保持此姿势约30分钟,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缓解肿胀。然后及时就医处理。
建议患者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尤其是腿部运动,以减少乳酸堆积,建议每日运动时间以半小时为宜。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休息,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及时拉伸肌肉。